研发费用六大类范围清单

加计扣除计算三步法

高频风险点全解析

你想知道都在这里↓↓↓

 

一、哪些费用可加计扣除?

六大类费用范围清单

根据财税(2015119号文规定,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分为六类:

1.人员人工费用

具体范围: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

特殊限制:非专职研发人员需提供工时分配表

2.直接投入费用

具体范围:材料、燃料、动力费;模具/设备维护费;仪器设备租赁费;试制品检验费;

特殊限制:生产经营共用材料需按实际耗用量分摊;

3.折旧摊销费

具体范围:研发专用仪器设备折旧费;研发软件、专利权的摊销费;

特殊限制:共用设备按使用时长或面积比例分摊;

4.设计试验费

具体范围: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田间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现场试验费

特殊限制:需与研发项目直接相关

5.无形资产摊销

具体范围:研发活动使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含许可证)的摊销费用

特殊限制:仅限于专用于研发的无形资产

6.其他相关费用

具体范围:技术图书费、翻译费、专家咨询费、知识产权申请费、研发人员差旅会议费等(限额管理);

特殊限制:总额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关键提示

1-5类费用称为“五项核心费用”是计算第6类限额的基数;

6类费用需严格符合范围清单,超限部分需剔除!

 

二、加计扣除计算三步法

分项目归集可加计费用

步骤一:

每个研发项目单独建立辅助账,归集六大类费用(单位:万元)

步骤二:

计算“其他相关费用”限额

全部研发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限额 =五项核心费用 × 10% / (1 - 10%)

计算规则:

其他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数小于限额,按实际发生数计算税前加计扣除额;

若实际发生数大于限额,按限额计算税前加计扣除额。

步骤三:

汇总计算加计扣除总额

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合计=(五项核心费用加计扣除额+其他相关费用)X扣除比例;

提示:加计扣除比例可能因政策调整而变化,需结合最新税收政策执行

 

多项目操作

企业有多个研发项目时,需先分项目计算限额,再汇总总额(禁止跨项目混算限额)!

 

三、高频风险点与合规公式

风险点1:共用资产分摊错误;

错误公式:按资产原值比例分摊折旧;

正确公式:研发分摊比例=研发实际使用天数全年总天数;

可加计折旧额=设备总折旧额×研发分摊比例。


风险点2:直接投入材料跨年结转

规则:当年未耗用的研发材料,若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不得计入当年扣除额!

正确操作:本年可扣材料费=年初库存+本年购进-年末库存。

 

风险点3:其他费用凭证缺失

合规要求:差旅费需提供共“三位一体”证据链:

项目任务书(活动关联性)+参会人员名单(研发人员参与)+技术会议纪要(内容相关性)

 

、留存资料清单

自主/委托/合作研发项目计划书

研发费用辅助账汇总表(分项目)

共用资产分摊计算表(需负责人签字)

其他相关费用活动证明(会议通知、专家签到表等)。


、政策依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97号)



仁禾财税业务范围:

1、代理记账、整理旧账盘账;代理纳税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代理申领发票等

2、代理申办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代理申办税款减、免、退手续等

3、代理企业(个体户) 注册、营业执照年报、变更、注销等

4、出具公司税务审计报告(包括税务清算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税务注销清算报告等)

5、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办理)

6、涉税鉴证(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和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证等)

7、税务咨询(包括各类财税相关的问题咨询、企业财税问题剖析)

8、高企认定(辅导企业进行高企申报,帮助企业准备高企所需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