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不符是很多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时候是小问题调整一下就行了,但有时候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这里分享公司进销不符的常见情形情形、主要风险及应对建议,老板们可以收藏慢慢看!武汉代理记账 财税咨询 财务外包 随时联系我们!

 

一、进销不符的常见情形及具体表现

1. 虚开发票或虚构交易

表现:

销售记录远大于进货量(如无实际进货却有大量销售开票)。

发票信息与货物实际流向不符(如销售方与收货方不一致)。

原因:

为虚增业绩、骗取补贴或套取资金。

协助他人偷逃税款等情形

2. 隐瞒销售收入

表现:

进货量大但销售记录少(如部分销售未入账,采用私户收款)。

账外经营(如通过个人账户或现金交易隐匿收入)。

原因:

逃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缴纳。

3. 账务处理错误

表现:

成本结转错误(如未按实际销售数量结转成本)。

单据丢失或重复入账(如采购发票未及时入账)。

原因:

财务人员疏忽或缺乏专业能力。

4. 库存管理失控

表现:

实际库存与账面数量差异大(如未定期盘点)。

损耗、丢失未及时处理(如货物被盗或自然损毁未核销)。

原因:

仓库管理流程不规范,缺乏监督。

5. 系统数据不同步

表现:

采购、销售、仓储部门数据不一致。

手工录入错误导致账实不符。

原因:

信息化系统落后或操作不规范。

6. 员工舞弊行为

表现:

虚构采购或销售记录(如伪造单据侵占资金)。

私自倒卖公司货物未入账。

原因:

内控漏洞(如采购与验收职责未分离)。

 

 

二、进销不符的主要风险

1. 税务风险

虚开发票:可能面临补税、罚款(0.5-5倍)、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刑法》第205条)。

隐瞒收入:税务机关追缴税款+罚款,长期未申报可能被认定为偷税。

增值税链条断裂:进项税无法抵扣,税负异常增加。

2. 财务风险

利润失真:成本核算错误导致利润虚高或虚低,误导经营决策。

资金链紧张:库存积压占用资金,但账面无体现,导致现金流断裂。

3. 法律风险

违反会计准则:可能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如《会计法》第42条)。

刑事责任:若涉及虚开发票、职务侵占等,企业负责人或员工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4. 经营风险

供应链中断:库存数据错误导致采购计划失误(如缺货停产后,无法履约)。

信誉损失:客户因延迟交货或质量问题索赔,损害品牌形象。

5. 内控风险

舞弊滋生:管理漏洞可能引发员工串通侵占资产(如仓管与销售勾结盗卖货物)。

 

三、应对措施

1. 规范业务流程

职责分离:采购、验收、仓储、财务岗位由不同人员负责。

单据留痕:确保每笔交易有合同、发票、物流单、验收单等原始凭证。

2. 强化库存管理

定期盘点:每月/季度全盘,年度第三方监盘,差异及时调整。

损耗核销制度:明确自然损耗率,超损部分需调查原因并追责。

3. 系统化管控

专业管理系统采购、销售、库存数据实时同步,减少人为干预。

数据校验:设置逻辑校验规则(如销售数量库存数量)。

4. 税务合规管理

发票与物流匹配:确保发票开具与货物、资金流向一致。

申报比对:定期核对增值税申报表与账务数据,差异及时调整。

5. 内审与预警

专项审计:每半年对进销存流程进行内部审计。

预警指标:设置库存周转率、账实差异率等指标阈值,超限自动报警。

 

 

四、处理建议

- 虚开发票:立即停止违规开票,清理历史问题,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争取从轻处理。

- 隐瞒收入:补录未入账收入,调整申报表,补缴税款;

- 账务错误:重新核对凭证,追溯调整账目,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 库存差异:全面盘点并核销差异,建立损耗管理制度,追究责任人;

- 系统漏洞:升级信息化系统,实现多部门数据联动,减少手工操作;

- 员工舞弊:启动内部调查,追回损失,完善内控制度;

 

 

总结:进销不符本质是业务流、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四流不合一,企业需从制度、系统、人员三方面建立闭环管理。若已存在重大差异,先处理异常降低风险,然后完善内控避免问题重复发生。


仁禾财税业务范围:

1、代理记账、整理旧账盘账;代理纳税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代理申领发票等

2、代理申办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代理申办税款减、免、退手续等

3、代理企业(个体户) 注册、营业执照年报、变更、注销等

4、出具公司税务审计报告(包括税务清算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税务注销清算报告等)

5、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办理)

6、涉税鉴证(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和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证等)

7、税务咨询(包括各类财税相关的问题咨询、企业财税问题剖析)

8、高企认定(辅导企业进行高企申报,帮助企业准备高企所需的资料)